荷兰政府为何突然接管中国芯片资产 背后动机何在!荷兰突然对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采取行动,冻结其资产,停职高管,并将99%的股权托管。这一系列操作让闻泰科技措手不及。荷兰政府解释称配资平台股票,此举与美国无关,是他们自己的决定,纯属巧合。
荷兰政府首次动用了《商品供应法》,声称是为了保障欧洲汽车和电子行业的芯片供应安全。然而,安世半导体当时经营状况良好,业绩蒸蒸日上。一家运营正常、持续供货的公司为何需要通过冻结来“保障”供应?这在商业逻辑上说不通。
官方给出的另一个理由是安世半导体存在“严重的治理缺陷”和“问题行为”,但没有提供具体细节或证据。事实上,自2019年被闻泰科技以超过300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后,安世半导体的研发投入大幅增长,从2019年到2024年增幅高达153%。这表明中资的进入不仅没有造成问题,反而极大地激发了公司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所有官方理由都漏洞百出,唯一的解释是真正的动机是一场早已决定的政治行动。此次针对安世半导体的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荷兰在对美科技战略上的又一次同步。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新规明确将闻泰科技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纳入同等管制范围。不到24小时,荷兰政府就启动了行动。这种无缝衔接更像是心照不宣的协同作战。
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也一直跟随美国的步伐,从最初限制EUV光刻机对华出口,到后来扩大到DUV光刻机。有报道称,美荷之间曾达成秘密协议,荷兰同意限制DUV光刻机出口,作为交换,美国在农产品、天然气等领域给予荷兰经济补偿。
这种追随策略并未给荷兰带来实际利益。安世半导体在全球拥有超过2.5万个客户,产品种类超过1.5万种,是新能源汽车和AI计算领域的关键供应商。它每年为荷兰贡献稳定的税收并提供了大量本地就业岗位。强行接管这样一家企业,无异于亲手砍掉一个稳定的税源,并给本地就业市场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这种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严重损害了荷兰作为国际投资目的地的声誉。今天可以对中资企业动手,明天会不会轮到其他国家的投资者?这种不安全感会像瘟疫一样蔓延。这次行动的最大受害者之一是荷兰自己的龙头企业ASML。安世半导体本身就是ASML的稳定客户,在德国、英国都有晶圆制造能力。荷兰政府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市场的担忧,侵蚀了ASML在中国的业务根基。
荷兰牺牲本国企业的核心利益去迎合盟友,最终可能既得不到美国的真正信任,又彻底失去了庞大的中国市场,沦为地缘博弈中最得不偿失的角色。这无疑是一场双输的棋局。
目前,中资企业在海外,尤其是在敏感技术领域的资产安全正被地缘政治重新定义。风险已从并购审查阶段延伸到收购完成后的正常运营阶段。这是“技术民族主义”压倒商业理性的标志性事件,展示了全球化的脆弱性。当政治寒流来袭,商业规则和契约精神也会变得不堪一击。
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这加剧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政治化割裂,让出海的中资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外部的极限施压也成为中国加速半导体自主化和国产替代进程的最强催化剂。外部封锁越紧,内部突破的决心就越大。
中国拥有反制工具,如《反外国制裁法》和将稀土提纯等关键技术列入出口限制目录的举措,这些都可能影响到ASML等欧洲企业的供应链。但真正的出路在于构建一个强大到无法被扼杀的自主科技体系。
配资平台股票
鸿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